|
《技术洞察与规划》课程大纲 一、课程目标:培养系统性技术评估能力、制定可落地的技术路线图 二、时长:一天(6小时) 三、课程大纲: 第一讲:技术洞察方法论(2小时) 1、前沿技术解构(45min) o 技术成熟度曲线(Gartner HypeCycle)实战分析 o 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信号捕捉与弱信号放大 o 案例:量子计算/脑机接口从实验室到产业的临界点判断 2、多维评估工具(45min) o 技术雷达图:性能、成本、伦理、产业化潜力四维分析 o 专利生态图谱:核心专利群挖掘与技术空白点定位 o 研讨:AI大模型开源协议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3、技术洞察知识库(30 min) o 创意管理:国际标准ISO56007创意管理 o 本地AI知识库:布置本地AI知识库 o 研讨:本地AI知识库如何设计 第二讲:技术规划战略设计(2小时) 1. 规划框架构建(60min) o 从技术推力到市场拉力的双驱动模型 o 场景化规划:医疗机器人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的演进路径 o 冲突点管理:技术理想态与产业化现实的平衡策略 2. 资源博弈沙盘(60min) o 资源分配矩阵:基础研究vs应用研究的投入博弈 o 风险决策树:高风险前沿技术 vs 渐进式创新选择 o 小组实战:给定预算下新能源材料研发组合设计 第三讲:技术路线图实战(2小时) 1. 动态路线图设计(75min) o 里程碑逆向推导法:从产业需求反推研发节点 o 弹性技术缓冲区:应对不确定性的容错机制 o 模板演练:基因编辑技术临床转化路线图(含监管预判) 2. 跨界协同创新(45min) o 破界思维: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的交叉创新机会 o 利益相关者地图:产学研医资多方诉求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