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思维 课程说明 中国已走向产业互联网时代,随着国际局势的改变,中国内部的企业环境也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人口红利消失,工业被迫自主升级,互联网时代也走向了新的局面。走下去、持续发展,才能有增长的机会,从内部产生变化与改进,迎向企业的第二曲线。这关乎企业的三个重要转型:组织转型、创新转型、数字化转型。其中数字化能力的打造尤为重要,组织成员需要拥抱变化,以用户为导向,进行有效的数据治理,事先预测快速响应,高效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数字化时代要求企业有相对应的组织能力与数字化能力作为有效支撑,全体人员对于数字化的转变必须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持续的变动当中不断地发现并且维持住自身可以确保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中将引入数字化的商业模式介绍与案例分析,帮助大家建立数据服务导向与平台搭建的思维,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同时帮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数字化时代下组织的工作原则,帮助学员打破思维壁垒,加强数字化思考的能力,从思维上打通数字化思维上的协同。 课程目标 ● 了解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趋势,形成深刻的数字化转型认知; ● 通过学习数字化的趋势与转型目的,掌握数字化思维的核心精神; ● 通过分析数字化创新企业的核心能力,快速定位自身的数字化能力; ● 通过国内外经典案例研讨使组织成员更加开拓对数字化模式的认知与体悟; 课程提纲 第一章 数字化的认识与理解 l 从VUCA到BANI时代的转变 中国企业展开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因素与三大挑战 l 数字化对各行业带来的四大转型主题 A. 降本增效:信息引发的系统性变革 B. 创新融合:核心是打造业务生态系统 C. 聚焦体验:关键驱动要素是数据治理 D. 持续发展:核心路径是价值的重构能力 l 数字化转型赋予企业的六大转型目标 A. 具备数字化领导力 B. 较强的市场整合能力 C. 拥有数字化人才 D. 要有建立生态化企业系统的能力 E. 具备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F. 建立企业的数据利用能力 l 智能制造时代的商业模式重构 A. 产品+服务 :典型企业: 徐工机械 B. 规模化定制: 典型企业:红领集团,海尔,长安汽车 C. 平台型: 典型企业: 三一重工,树根互联 D. 知识产权为核心:典型企业:高通,华为 l 问题讨论: 这四种模式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哪些? 第二章 数字化转型的评量标准 l 如何界定数字化成功与否? 1.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六个阶段分析 2. 数据治理成熟度评估模型 3. 中信联数字化新型能力建设模型 4. 毕马威&阿里的数智化转型框架 5. 华为开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 6. 普华永道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架构 第三章 数字化转型的七个误区 l 常见的数字化转型误区 1. 技术咨询与培训不应被简单视作产品的“附赠品” 2. 喜新厌旧, 认为自己以前的工具不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3. 好大求全, 不了解如果有60%的功能都用不到,那么这60%的功能就不需要 4. 墨守成规, 又要技术部门“跑”,又要技术部门不“吃草” 5. 不了解基层员工对于数字化的主要需求,无法形成共识 6. 数字化不是目的,企业生存和利润增长才是 7. 数字化转型的不能自己过于“领先”,需要打造生态 l 检查一下自己的组织中是否出现了某种现象?思考如何解决。 第四章 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分解 ● 数字化转型规划的定义以及五大流程: ● 美的数字化历程 A. 降本增效创造新增长 B. 一个美的,一个体系,一个标准 C. T+3以销定产模式 D. 只有智能制造,才有智能产品 E. 走向美的的无限未来 ● 海尔打造全流程创新生态平台 A. HOPE平台的三大特点 B. 创新平台的五种孵化模式 C. 创客平台的五大服务内容 D. 平台上的成功案例:雷神科技 ● 上汽大通C2B打造智能灯塔工厂 A. 智能制造特点与模式介绍 B. 建立数字化业务转型架构 C. 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式平台 D. 打造用户定制化需求的研发一体化体系 E. 打造链接和敏捷协同的供应链 F. 最终产值与提升成效分析 第五章 数字化转型的行动复盘 1. 数字化转型推荐路径:先局部再整体 2. 速赢策略有助于组织的转型推进 3. 数字化转型的五个注意事项 4. 数字化转型规划时的关键认识 5. 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点的七大总结
|